过去五年,是孟村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形势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。五年来,在县委坚强领导下,全县上下坚持以解放思想为主线,以转型发展为中心,以建设民族经济强县为目标,创新实干、砥砺前行,各项工作稳中有为、稳中有进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。
五年来,我们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步伐。2020年,地区生产总值90亿元,年均增长6.8%,完成全部财政收入7.5亿元,年均增长7.1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.5亿元,年均增长11%。全县工业用电量11.7亿千瓦时,常年保持沧州同类县市首位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.65万元、1.4万元,年均增长7.8%、9.5%。2017年以来,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县。
五年来,我们坚定不移强化产业支撑。累计实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0个,国家合格认证实验室、省级智能管道设计中心、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挂牌运营,全县管道装备年产值超200亿元,位居全市“18+7”特色产业集群前五位。建设高标准农田5.2万亩,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86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社444户,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,2020年获评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。洲际物流园、正捷物流园运行良好,全链条现代物流体系初具规模。全力承办沧州市第四届旅发大会,八极拳展演馆、管道文化长廊相继开放,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。
五年来,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。大力实施“放管服”改革,“一网通办”覆盖率90%以上,政府投资类、社会投资核准类和备案类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38、33和35个工作日。净增市场主体7055个,累计减税降费2.4亿元,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清产核资4.3亿元,建立股份制组织126个,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。成功举办并参加“管道装备交流会”“廊洽会”等招商推介活动,自营进出口实绩企业发展到88家,外贸出口稳居全市第一方阵。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125.6亿元,较2015年增长61%,获评河北省“外贸出口先进开发区”。
五年来,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三大攻坚战。脱贫攻坚决战决胜。紧盯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落实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专项扶贫政策,2018年退出省定贫困县序列,50个贫困村、1992户、4316人实现脱贫,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稳定在1万元以上,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。生态治理精准有效。“散乱污”企业动态清零,“双代”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,PM2.5较2015年下降28%,优良天数增加34天,获评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县。全面落实“河长制”,大浪淀排水渠、宣惠河出境水质稳定达标。新增造林5.7万亩。风险防控坚决有力。优先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基本民生,债务存量有效化解,财政运行质量综合评价位于全省“好”的序列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。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,2019年荣获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称号。
五年来,我们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。编制完成2035版城乡总体规划,主城区面积拓展到14平方公里,城镇化率提升至53%。迎宾路、饶安大街等14条主次干道建成通车,“回”字型路网逐步成型。升级改造老旧小区37个、棚户区200户,新建公租房240套,城区供热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。着眼农村人居环境提升,改厕1.6万座,污水有效管控村庄90个,“五清三建一改”任务全面完成,等级公路里程由2016年488公里增至687公里,沥青公路贯通全县所有乡村,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。
五年来,我们坚定不移改善民生福祉。每年财政对民生投入超80%,五年累计投入超60亿元。全县62所幼儿园普惠率93%,学前入园率94%,完成改扩建学校37所,招录教师592名,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全面消除。低保、特困和退休职工待遇全面提标,城乡居民医保系统完成整合,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。组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临床管理中心,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,日单检、混检能力分别达3000、3万人次。新增城镇就业1.5万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1.4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2.5%以内。
五年来,我们坚定不移提升治理效能。围绕打造法治、责任、服务、务实、廉洁政府,扎实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,认真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。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,按时办复人大代表建议268件、政协委员提案321件,办结率100%。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,坚持依法依规履职尽责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持续强化政务公开和审计监督,“三公”经费持续下降。人民武装、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,金融保险、电力通信、史志档案、妇女儿童、残疾人、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进步。
各位代表,今年以来,面对严峻疫情防控新形势,我们以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为根本原则,紧盯疫情防控措施落实,科学有序推进疫苗接种。截至6月30日,累计完成第二剂次接种11.84万人,成为全市唯一一个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均完成的县市,全民免疫屏障初步建立。面对高质量发展新需求,我们以项目建设“百日攻坚”和新高地产业示范园“双竞赛”为突破口,找准引爆点、狠抓增长点,两批总投资11.68亿元的16个项目集中开工,全县上下上项目、跑项目、争项目氛围日益浓厚。面对群众对宜居城市新期盼,我们以“拆促畅增优”为着力点,严管严控违法建设,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,城容城貌更加整洁有序。面对各种矛盾交织新挑战,我们沉着应对、担当担责,积极化解信访积案,配合人大系统开展四项联动监督,狠抓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,安全向好态势持续巩固。面对财政增收新压力,我们迎难而上,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,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加固、稳中向好。1-6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.5亿元,同比增长12.8%;全部财政收入4.66亿元,同比增长6.8%,占全年任务54.2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.82亿元,同比增长7.8%,占全年任务58.7%;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.4%,顺利完成时间任务“双过半”。
各位代表!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以上成绩的取得,根本上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、正确指引,得益于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、科学决策,得益于县人大、县政协有效监督、鼎力支持,得益于全县上下团结拼搏、共同奋斗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奋战在各条工作战线的广大党员、干部群众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工商联、人民团体,向武警官兵、政法干警,向关心支持孟村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,向驻孟各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!
各位代表!思危所以求安,虑退所以能进。特别是当前严峻外部环境和复杂发展形势,我们更加清醒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:一是新冠感染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,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,稳增长基础不够牢固;二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,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化改造步伐不快,产业平台承载力不强,“高大好”项目不多;三是推进改革开放、创业创新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;四是基层治理体系还不健全,突发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短板。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一定高度重视,采取有力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——摘自《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》(2021年7月23日)
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地址:孟村回族自治县城关民族街 电话:0317-6721550
冀ICP备06030433号-1 网站标识码:1309300005 冀公网安备 13093002000133号
推荐使用1440*900或以上分辨率,并使用IE9.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