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四)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。县城功能品质提升。“三区三线”划定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,纳入省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。改造老旧小区15个、供热二次管网24公里。四经路、汇通东路等4条道路建成通车,团结路--建设大街实施建筑立面提升。新增口袋公园5处,绿地覆盖率37%,人均公园面积11平米。新改建公厕24座,投放垃圾分类亭140组。建成“四化”样板示范街4条。全面推行“水洗机扫”“以克论净”,成功创建省级洁净城市。乡村风貌环境改善。以改善人居环境、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,启动总长22公里,涉4个乡镇、20个行政村的辛大公路人居环境改造提升项目,辛大公路成为更加畅通、更加安全、更加靓丽、更加生态的希望路、幸福路、惠民路。创新实施“三查三看一挂牌”,农村问题厕所动态清零。打造代林、后涨沙等省级美丽乡村13个,成功创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县。城乡绿色公交运营通车,结束我县没有公交车历史。
(五)民生福祉交出新答卷。脱贫成果持续巩固。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,脱贫群众人均年收入1.37万元,同比增长12.5%,高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.5个百分点。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万元行政村96个,占比达76%。民生保障更加有力。城镇新增就业4040人,农村转移就业2596人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18元提升至141元。医保参保率94.83%,创历年新高。教育事业均衡发展。全面落实“双减”,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。新改扩建学校25所、幼儿园6所,增加公办学位2640个。孟村学院正式成立,填补高端技能型人才自主培养空白。健康孟村加快建设。医学健康观察服务中心一期、二期交付投用。城区新增卫生服务点12个,建成社区日间照料点9个,服务覆盖小区80个。6所乡镇卫生院建成信息化平台,全县医疗机构实现远程会诊全覆盖。
(六)发展基础得到新提升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。紧盯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.27,全市第2;PM2.5浓度35微克/立方米,全市第3,近年来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;优良天数289天,同比增加27天,优良占比率79.2%,全市第1。引水1000万方,压减地下水超采45万方,关停取水井1056眼,历史性实现采补平衡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,出水水质由准V类提升至准IV类。垃圾填埋场生态封场,城区生活垃圾实现“全焚烧、零填埋”。营造林6000亩,绿化村庄36个,闫庄子获“省级森林乡村”称号。安全生产稳定有序。全面落实“15条硬措施”,狠抓燃气、道路交通等12个行业领域和“九小场所”大排查大整治,连续6年获全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先进单位。社会治理显著提升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,获评“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”。开展信访稳定隐患治理、“反诈”专项行动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。
(七)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决捍卫“两个确立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“一岗双责”,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不折不扣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。健全法律顾问、法律审查制度,进一步规范政府议事规则和行政决策程序。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,60件人大代表建议、75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,“三公”经费同比下降1.2%。深入开展“解放思想、奋发进取”大讨论,形成担当尽责、干事创业正气新风。支持共青团、工商联、工会、妇联、科协、气象、残联等部门工作,人民武装、应急救援、金融保险、史志档案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。
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地址:孟村回族自治县城关民族街 电话:0317-6721550
冀ICP备06030433号-1 网站标识码:1309300005 冀公网安备 13093002000133号
推荐使用1440*900或以上分辨率,并使用IE9.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